公司资讯
【汽研双碳系列之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分析与建议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全球超130个国家和地区已设定“碳中和”目标,“碳”将是汽车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话题。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下同)。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未来CBAM的“火”势必会“烧到”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应对其高度重视,未雨绸缪。
一、详解CBAM:一“欧”情愿or全球跟风?
CBAM也被称作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税,是指对欧盟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征收或返还相应的税费。CBAM的本质是对欧盟进口的产品加征碳关税,以平衡进口产品与欧盟产品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成本。
由于欧盟执行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其境内公司承受较高的碳减排成本,连带的产品成本增加会使境内公司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故而欧盟提出CBAM概念并推动试验,并于2021年7月正式公布提案细则。
CBAM包含11章、36条及5个附件,对碳边境调节税适用范围、申报主体、主管部门、进口流程、征税标准、审查条款、处罚条款和过渡条款等做了详细规定,并将水泥、电力、钢铁、铝和化肥五大产品纳入首批征税范畴。
该机制规定了进口商一方面有义务向主管当局提交进口商品的授权申请,并提供企业信息、核算报告等资料,以此为据购买与这些商品所含碳排放量相对应的证书;另一方面应向主管当局申报前一个日历年的“CBAM声明”,包括货物总量、排放量以及证书数量,以供核查员进行核查。核查通过则允许进口,不满足要求则按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欧盟原定2023到2025年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上述行业的进口商无需缴纳相应费用,但需要提交进口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进口量、进口国、产品碳排放及其在原产国支付的碳价。过渡期结束后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将逐年减少10%的生产企业免费配额直至2035年免费配额完全取消。正式实施阶段进口商需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支付相应费用,且费率将会逐年提高。同时,产品碳排放核算范围只计直接排放,而碳价则将参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平均价格。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抵扣政策,欧盟在进口时所征收的碳边境调节税可按照产品出口国本国碳市场中已支付过的碳价进行相应扣除。
而在最新的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修正意见稿》中,过渡期条款的结束日期和征税条款的生效日期都被提前了一年,这意味着过渡期可能仅有两年,碳边境调节税征收或将提前到2025年开始。
一方面,CBAM的提出将对欧盟达成《欧洲绿色协议》中的碳减排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并促使外国贸易伙伴采取相类似的措施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另一方面,CBAM仍是一种单边政策,将气候问题扩大到了国际贸易领域,不符合《巴黎协定》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和原则,有依托本国产品低碳优势强化产品碳壁垒的倾向。
考虑到各国绿色发展的共同愿景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宏观形势,CBAM机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完善。据悉,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正在研究起草类似法规或机制,由此可见,欧盟CBAM引发全球范围内其他发达国家大面积跟进已是大概率事件。
二、CBAM对汽车产业影响分析
CBAM的焦点并非是五大原材料,而是未来可能威胁到欧盟本土企业的高精尖产品,“渐进叠加”是CBAM未来必然采取的发展路径。汽车作为重要工业产品,未来必将被CBAM纳入囊中:
? 一则汽车是欧洲多数国家的支柱型产业;
? 二则欧洲汽车需要通过“制造+运行”构建生命周期碳壁垒;
? 三则汽车产品制造过程碳排放量大(1辆乘用车制造环节碳排放约在6-9吨),可产生较高碳税价值。
基于2021年中国出口欧盟整车数量与汽车生产制造过程碳排放等数据,结合不同的减排政策,我们对2030年分别作保守情景、中性情景和乐观情景碳排放预测:计算得出乘用车总碳边境调节税可达进口税的5%到9%,而商用车预计在20%到27%,这将大幅提高汽车出口成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其中2030年碳交易预测价格按89€/tCO2计)。
而在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其制造阶段碳排放量通常占新能源汽车的30%左右?;?021年出口数据预测,计算得出动力电池碳边境调节税达进口税5%左右,并且2030年该数据会增长到10%至16%,更需相关产业加倍重视。(*注:关于欧洲动力电池碳足迹法规的解读,将在后续双碳系列刊发,敬请关注)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欧盟作为CBAM规则制定者,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调节核算标准尺度,这将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不可预测的贸易风险,我国汽车产业需提前布局,以充分应对CBAM带来的多重影响。
三、国内应对策略建议
一是应扎稳篱笆,加快建立我国碳边境调节机制。应积极借鉴欧盟CBAM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中国发展现状和远景目标的“CBAM”机制,以应对欧盟搭建的“碳壁垒”。
二是应加强对话,建立常态化沟通与协同发展机制?;谖夜灾鹘⒌奶急呔车鹘诨?,与国际贸易伙伴平等对话,充分沟通争取协作,既实现各自绿色发展,又避免贸易冲突。
三是应循序渐进,紧抓重点,建立重点产品进口征税细则??晌乒獬隹诖蠡Ы糠植废刃心扇胩脊厮罢魇辗段В绱笈帕亢阑档认刃衅舳魉跋冈蛏杓?。
四是应标准互通,统一碳核算基础规则,为国内企业减负?;诠释ㄓ帽曜糏SO14067,尽可能做到国内基础核算标准与国际接轨,重点明确生命周期界限和统一核算边界,避免出口企业面临双重标准。
五是应节能降碳,提高车企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发展各种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如智能制造、绿电切换和夜间无光生产等),有效降低产品碳排放量,长效应对CBAM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