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央视报道|中国汽研为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驾护航
6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就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进行了专题报道。
报道指出三个问题:新能源汽车是否更易起火?夏季新能源汽车起火高发期应该如何应对?热失控后能否做到不起火?汽车火灾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以上焦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依据调查及试验数据统计表明:新能源汽车做好定期的维护保养检测,检查底盘磕碰情况,避免过充现象则可极大程度降低起火风险;而经过热失控试验的动力电池可做到“不起火 不爆炸”。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势头迅猛,安全问题亦是凸显。其中,电池短路或老化、过度充放电、碰撞及高温环境等情况都容易导致电池热失控发生起火事故,消费者对电池碰撞和高温造成热失控尤为担忧。行业亟需针对性研究汽车火灾演化机理及安全防控技术,建立全面合理的测试分析方法英灵消费者认知,促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中国汽研深耕动力电池系统及汽车整车安全技术,建立动力电池热失控及产气分析、汽车整车热失控及致灾评估等测试分析能力并搭建“部件+系统+整车”的多层级车辆火灾试验平台。
引领技术创新
聚焦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测评技术,中国汽研构建起从电池本征安全研究,到电池模组热失控火蔓延测评,再到电池系统实车致灾致害评价等的多层级测评研究,深度还原新能源整车火灾事故场景,极力探究致灾原理,为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此基础上,中国汽研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于2023年联合成立汽车火灾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以亚洲最大的综合燃烧实验馆为支撑,形成汽车部件、系统到整车的全链条安全技术研究。凭借业内先进的测试装备、专业的科研团队,模拟整车由于动力电池内部故障等因素发生热失控的场景。通过收集试验全过程多维度的数据,综合评价车辆在乘员安全、车辆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上的表现,以更高的标准和严苛的试验考验整车热失控时的综合安全性能。
完善检测认证
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火灾安全技术分会的技术积累,基于联合实验室50多台火灾事故车辆和火烧测试数据,中国汽研发布了《中国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第1部分:电动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
该规程对电动汽车的消防安全试验和电动汽车整车热失控试验进行了明确规定,用于评估电动汽车在热失控后对人、车、环境的致灾危害,为辅助企业提升车辆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和操作方法,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建设标准体系
在汽车火灾安全技术分会的支持下,中国汽研面向行业征集未来5年内汽车火灾安全技术CSAE团体标准的修订项目。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场景和工况的高质量汽车火灾安全技术团体标准,推动安全测评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行业合作
未来,中国汽研将围绕技术维度和市场需求,持续开展汽车火灾安全研究工作。一方面,以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为研究对象,专注于五大技术方向,系统性研究包含立体车库、隧道、平行停车等多种场景的火灾安全技术,着力推动火灾安全认证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企业交流合作,通过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形式,与小米、宝马、蔚来、理想等就技术创新、安全标准、行业规范展开深入探讨,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基础。